参观新生精神康复会思健园
社创基金专责小组相信跨界别合作可以为社会创新缔造有利的环境,因此特别留意跨界别合作的成功例子,从中取经。专责小组日前参观了位于粉岭的精神病康复者宿舍「思健园」。
「思健园」是由怡和集团辖下注册慈善组织「思健」(MINDSET)购入的一幢住宅大厦改建而成,经专业建筑师设计,设备完善,配合注册社工及专业健康护理员的照顾及支援,协助精神病康复者重投社会。「思健园」日常营运由新生精神康复会负责,自负盈亏,是商界、建筑界专业和非政府机构跨界别合作的成果。
社创基金首份季度通讯出版
社创基金去年九月正式成立,专责小组一直致力与公众和社创圈子沟通和交流。为加强与各界的联系,基金推出了第一份季度通讯。这份通讯回顾了基金过去一季的活动,并简介未来的工作。通讯的背页是2014年1月至3月的月历,更附有冷知识,鼓励大家为改善社会出一分力,实用之余亦有启发性。
社创基金通讯将会每季出版。
向青年企业家及专业人士介绍社创基金
社创基金专责小组秘书处正积极筹备接受协创机构申请,与此同时亦继续接触不同团体,推广社创基金。日前,秘书处参与了一次社创基金简介会,由「香港各界青少年活动委员会」及相关团体邀请本港青年企业家及专业人士出席。专责小组认为,要令社会创新在香港蓬勃发展,必须结合不同界别和专业范畴的知识和资源,为社会创业家和创新项目提供平台、资金和指导等支持。
无家者如何自食其力:
The Big Issue杂志的经验
约20年前,The Big Issue 杂志在伦敦面世。该杂志以商业模式运作,但征聘和培训无家可归者成为销售商。这些销售商以大约半价承包杂志,零售所得全归自己所有。凭着售卖杂志,无家可归者得以自食其力,重拾尊严。事实证明 The Big Issue 非常成功,亚、非、澳洲数个城市已获授权出版各自版本的The Big Issue。早前,The Big Issue 创办人 Dr John Bird 到访香港,社创基金专责小组秘书处特意邀请他分享「助人自助」的经验,出席者包括本港的社会创新倡议者和创效投资者。Dr Bird提到,社会上有很多问题,但解决问题的方案也很多,The Big Issue 的精神是帮助受助人从「问题的一部分」变成「答案的一部分」,这与社创基金的意念不谋而合。